地区选择
- 热门城市
- A B C
- D E F
- G H
- J K L
- M N P
- Q R S
- T W X
- Y Z
如果谈加薪谈崩了,怎么办?
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:别谈崩——提加薪之前,你最好能搞清楚,成功的把握有多大。
时间长了,你会发现,真正的牛人从不提加薪,连平时暗示都省了,因为上司很清楚,如果不加薪或加薪不到位,发了年终奖马上就会收到辞职信。
当然,大部分人没这待遇,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想告诉你,采用何种话术,取决于你加薪的把握有多大。
很多人总是担心,如果不把话说明白,老板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。
通常而言,在你提出加薪之前,上司十有八九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。这段时间上司对下属的话是很敏感的,只要你流露出想要加薪的意思,他就立刻明白过来。
之所以假装不懂,是不愿意把话挑明,而之所以不挑明,是因为有些下属面子薄又冲动,很容易一气之下愤然离职。
所以反过来讲,面对暗示,领导的这种“不拒绝不同意不表态”的“三不态度”,说明一方面他认为你没有到加薪的程度,另一方面又觉得你还有可用之处。
如果你之前对自己能不能加薪,心中无数,那现在就可以死心了,领导的态度证明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。
但如果你之前信心满满,那现在就很考验你的情商了。
有些人非要问个明明白白,结果“求仁得仁”,又挂不住面子,当场辞职。这可不是什么“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”,所有的裸辞都是“杀敌一百,自伤一千”的行为。
就算你没有冲动到当场辞职,你和上司之间的信任基础也大大消弱了:上司会怀疑你接下来要跳槽,从而主动下手,先把人手找起来再说;就算上司没这么做,你也会觉得上司在这么做,心想,与其被炒,不如自己主动跳吧。
话说得太明白,双方就陷入了“囚徒困境”。
还有人可能要说,我也不知道上司对我是个什么态度,索性听天由命——反正上司都想好了,名单上有我,早晚是我的,名单上没我,谈了也没用。
这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,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:除了“非加不可的”和“绝无可能的”,常常还有一些机动名额,给你也行,给他也行。这时候,谁主动来要求,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原因也很简单,加薪最怕“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”,你有钱的要求,领导才能提工作上的要求。不怕你有容乃大,就怕你无欲则刚。
当然,为了避免前面说的“囚徒困境”,你可以“工作汇报”为名,介绍一下你今年的工作情况,同时请领导给自己提一些意见,重点是讲一讲你明年的打算,表一表决心,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领导再不明白,你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。
不光是职场新人,我发现很多人性格上都有一种弱点,为了逃避选择的痛苦,总是把自己置于“别无选择”的“被别人选择”的处境。
谈加薪的本质是一次谈判,有句话说的好,战场拿不到的,谈判桌上也拿不到。加薪靠的是实力,不是谈出来的。
但战场上拿,跟在谈判桌上拿,方法不一样,结果也不一样。能在战场上拿的东西,一定要放到谈判桌上,就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——加薪这次错过了,还有下回,直接谈崩了,就只有“走人”这一条路了。
人生的大多数选择都是要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做出的,只要事先有准备,主动的人,机会肯定更多一些。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位,为所有的结果制定应对方法,比“凭着主观猜测,豁出去赌一把”更好。